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国内矿山提升竞争力五策 >

国内矿山提升竞争力五策

2013/1/16

事件

  日前,鞍钢老区铁矿山改扩建规划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,批复项目总投资186.16亿元。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涵盖现有7座矿山、新建3座矿山,以及改造尾矿库等配套工程。到2015年,该项目的铁矿石产量将达到6950万吨/年,铁精矿总产量将达到2300万吨/年,新增铁精矿750万吨/年。届时,鞍钢自产铁矿石比例将达到75%以上。

  2012年11月19日,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《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对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适用范围、支持内容、资本金投入方式等作了明确规定。从长远来看,这对于增强国内矿山企业的竞争力、提高我国铁矿石话语权无疑是一个“利好”。

  观察

  四大因素导致铁矿山发展步履维艰

  目前,我国铁矿山发展明显滞后于钢铁工业发展。长期以来,我国出台了不少鼓励政策和措施,对促进铁矿山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但由于不少补贴政策和救济性措施是临时性的,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,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铁矿山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。

  具体来看,造成铁矿山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。

  第一,铁矿资源条件的自然禀赋差,这是国内矿山发展缓慢的基础因素。与主要进口铁矿石来源国相比,我国铁矿资源条件劣势明显。从资源质量上看,贫矿多、富矿少,能直接入炉冶炼的富铁矿仅占资源总量的2%左右,其他均为需要高价加工分选才能入炉的贫铁矿,平均含铁品位只有32%。并且,我国铁矿资源埋藏较深,有害杂质多,难采难选,开采加工分选成本高。2011年,我国生产1吨铁精矿的平均完全成本在80美元/吨以上,高的可达到100美元/吨。据有关资料披露,2011年,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700亿吨,平均含铁品位为47%,有害杂质少。目前,国外矿业公司开采的基本上都是含铁品位在45%以上的富铁矿,采出以后绝大部分不用加工分选,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内水平。

  第二,进口铁矿石对国内矿山造成巨大冲击,这是国内矿山发展缓慢的市场因素。我国铁矿石缺口较大,适当吃一些进口矿对满足钢铁工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。但是,由于管理不严,我国对每年应该进口多少铁矿石缺乏统筹安排,市场秩序混乱,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头、多渠道进口,导致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较高。大量的进口铁矿石给国内矿山造成了巨大的冲击,使国内矿山的发展速度减慢。直到2009年前后,钢铁企业开始重视国产矿对改变铁矿石供求关系的重要作用之后,这一情况才有所缓解。

  第三,扶持政策缺乏长期性、稳定性,这是国内矿山发展缓慢的政策因素。为了提升矿山的竞争力,我国采取了许多办法,但常常是输血性的救急方法多,增强造血功能的战略性措施少,弥补资源禀赋差异的收效甚微。比如,近两年来,国家虽然强调要支持国内矿山的发展,但在税制改革中又将矿山企业的增值税率由13%上调至17%,并将铁矿资源税由原来的按50%计征改为按2/3计征。税负增加导致不少矿山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国际铁矿石平均价格,很多企业因为亏损被迫退出。

  第四,生产集中度低、竞争意识不强,这是造成国内矿山发展缓慢的内在因素。我国铁矿石的生产集中度明显偏低。在澳大利亚、巴西等铁矿石生产大国,铁矿石生产主要集在几个大的矿区。在我国,除了西藏、天津等少数地区外,其他省市基本都有铁矿山分布。据统计,我国共有铁矿山3800多处,点多面广,布局分散。其中,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重点矿山仅有15家,其铁矿石产量仅占总产量的50%左右;其他铁矿石都是由年产量不足百万吨的地方矿山和群采矿点生产的。据了解,我国仅群采矿山就有2000余处。由于规模小、服务年限短、生产稳定性差,有的铁矿山仅仅开采几年,就因为资源枯竭而闭坑。另外,我国重点铁矿山大部分隶属于钢铁企业,实行内部价格,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感受不深,竞争意识不强。

  深度

  五大措施提高国内铁矿山竞争力http://www.qtglgb.com/

  据笔者调研,目前,铁矿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:一是资源税费,约占总成本的35%;二是各种社会负担和额外开销,约占总成本的20%;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费用,约占总成本的45%。因此,要提高国内铁矿山的竞争力,单靠矿山企业自身努力是不够的,需要国家、社会、企业多管齐下,紧密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