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钢贸企业遭遇近20年来“最冷冬天” >

钢贸企业遭遇近20年来“最冷冬天”

2013/1/14

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,下游需求增长放缓,产能释放供过于求,流通环节乱象丛生……刚刚过去的2012年,被很多钢贸商形容成“近20年来最难的一年”。

  新的一年,钢铁行业有没有新的发展契机?企业应该如何度过这个近20年来“最冷的冬天”?在昨天的江苏省钢贸商聚会暨2013年中国·江苏钢铁市场展望高峰论坛上,专家学者、钢贸商、钢厂代表齐聚一堂,共商对策,谋求“抱团”取暖。

  “过去20年,钢铁市场很多时候都是供小于求。钢贸企业都把重心放在获取资源上,拼的是库存和销量,谁手上的货多,谁就能挣钱。”江苏省东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农说,然而近年来,情况完全逆转了,现在企业库存越多,就可能亏得越惨。去年江苏不乏因此“跑路”的钢贸商。

  “大气候‘扑朔迷离,风云突变’,我们这些小企业很迷茫。我们去年销售额下降了三成多,缩减了不少业务。”我市某物资公司的老总告诉记者。

  形势急转直下,钢贸商都在想着转型求变摆脱困境。徐建农建议,钢贸商和客户之间要建立长期的“联姻”,“就拿我们企业来说,和下游的很多大型地产公司都建立了很好的关系,我们会帮他们分析行情,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买进比较划算,如果对方资金链紧张,我们会自掏腰包先行垫资。”他说,虽然去年形势不好,但公司当年钢铁销售量仍达80多万吨,同比增加了近10%,利润也有所上升。http://www.lcwtgt.com/

  南京金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松提出,钢贸商应该发展新的盈利点,比如做物流加工配送,将运输、仓储、装卸、加工、整理、配送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,形成完整的供应链,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