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压垮钢贸商的稻草 >

压垮钢贸商的稻草

2012/12/29

纵观2012年,钢贸商面临经营成本高企、市场需求低迷、盈利状况恶劣的严峻考验。钢铁行业经历了10年来从未有过的不景气,作为钢铁产业链上的贸易环节自然深感凉意,而这正是对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早期反应。

  供需之殇。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出台“四万亿”刺激政策使得大批铁路、房地产等项目上马,钢铁产能不仅未缩减,反而再度盲目扩建加速扩张,形成今天严重过剩、库存高企的局面。

  从2011 年下半年开始,中国实体经济下滑,出口大幅收窄,加上主要用钢行业前几年过度超前透支消费,钢铁业长期积累的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集中爆发,钢铁市场量价齐跌,行业困局将一时难以改观。

  资金之困。http://www.qtglgb.com/2012年,倒闭、跑路、自杀等字眼与钢贸商形影不离,归根结底都是资金问题惹的祸。2003年以来连续的钢铁大牛市,钢贸企业盈利丰厚,银行在钢贸方面也有不少融资创新,如仓单质押和联保贷款等。这些方式大大推进了钢贸发展,但由于监管不力和道德风险,2011年钢材市场长期低迷让许多钢贸商陷入亏损后,上海、无锡个别钢贸商利用一个仓单多次质押或无实力相互联保等手段,套取银行贷款挪作炒股、囤地、炒期货甚至放高利贷等。违规的风险敞口开始暴露,出现了个别钢贸商跑路,甚至跳楼之事。事发后,银监会多次发布风险防控信号,银行明显收紧钢贸贷款。钢贸商贷款成本不断提高,资金链越来越紧,成为压垮钢贸企业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除一部分在银行资信条件好、且完成早期资本积累的企业能够存活下来,其他发展不好的企业基本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。